中欧体育
分类

中欧体育-退耕还林21年壮举吴起“绿色长征”改变黄土高原命运

发布时间:2024-10-02 01:47:01    浏览:294

[返回]
本文摘要:“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回泥……”一句陕北信天游,唱出了数十年前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当地人民生活的无奈。

“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回泥……”一句陕北信天游,唱出了数十年前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当地人民生活的无奈。肆意地开荒,过度地放牧,当丰腴的土地变得千疮百孔时,农民们只能“累死累活饿肚皮”。

一场“绿色革命”21年后,长江商报记者爬上北洛河流域山顶极目远眺如今的吴起,目之所及皆是绿色。连绵的青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葱茏,让人不得不感叹几代陕北人努力创造的这项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退耕还林工程。耳畔也不由响起了人们给信天游换上的新词:“山坡坡上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国庆节期间,记者来到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吴起县。持续超过20个春秋的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让这里变得山清水秀、瓜果飘香,农民也得到了实惠。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让延安的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曾经沟壑纵横、荒山秃岭的黄土高坡变成了山川秀美的“绿色江南”。昔日黄土高坡尘土飞扬的景象已成历史,红色传承与绿色发展的交响曲,在这里奏响。84年前,红色的吴起,因长征在此完成而永载史册;今天,绿色的吴起,因退耕还林而闻名全国。绿色长征“第一枪”9月的吴起,千山一碧,满山披绿。

进入县城,抬头可见巍峨秀丽的胜利山,山脚下湍急的洛河水一路向南。胜利山上,远处沟壑梁峁间绿意葱茏,近处油松沙棘身姿挺拔,蓝天白云下,高耸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在山间依稀可见。红色是吴起的根,绿色是吴起的魂。胜利山脚下,吴起县长征广场的正前方,“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显得熠熠生辉。

大字下面是两组浮雕,一组是红军长征胜利后的欢庆场面,一组是植树造林、进行生态建设的热火朝天场面。“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和“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被分别刻在胜利山下的两块大理石碑上,见证着这场绿色新长征。

1998年,对吴起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吴起县率先在全国开启退耕还林探索,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政策,一场旨在改变生存环境的生态环境建设在吴起县轰轰烈烈展开。从封山绿化到退耕还林,从义务植树到家庭林场,吴起人民发起了一场又一场修复生态的伟大战役。有人说,全国退耕还林看陕西,陕西退耕还林看延安,延安退耕还林看吴起。吴起位于延安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

“光秃秃的山头像是刚出笼的馒头,被山水侵蚀过的荒山荒坡则更像是馒头上的道道裂痕,过度的开垦和放牧使得整个吴起大地,乃至陕北高原不堪重负,像一位呻吟的病人,失去活力的老者。”这是几十年前一位记者笔下的吴起。严酷的现实迫使吴起人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予以冷静思考,世纪之交,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也成了吴起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恢复青山绿水的思想基础。

为走出“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怪圈,吴起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既然不适合种地,那就退耕还林!1997年,吴起县经深入调查研究后认识到:广种薄收,漫山放牧是导致吴起陷入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以封山禁牧为突破口,是改善生态、脱贫致富的唯一正确途径;改良畜种,舍饲养畜,是封禁退耕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1998年,吴起县绝地求生,率先进行退耕还林,确立了以“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开发战略,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全县整体封山禁牧。至此,这场绿色新长征的第一枪,打响了。

绿色革命燃起希望走进吴起县蔺砭村,鸟语花香,一片葱茏。山里鱼塘边,不少外来的人来此钓鱼。

一名钓鱼客告诉记者,他曾在此钓起一条20多斤的草鱼。“以前这儿连水都没有,哪里见得到鱼。

”时至今日,村里老人仍对那段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岁月记忆犹新。“那时的山,就是光秃秃的黄土,别说树,就连草都没有。”站在山顶上自家果园里,61岁的蔺治海看着山下的一片绿海,感慨万分。

记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山山峁峁都被植被覆盖,沟底栽的是小叶杨,山坡上种的是沙棘,山间的油松、侧柏、山桃树都有一米来高了,还隐约可见曾经耕作的痕迹。蔺治海一会儿从地里挖出一根黄萝卜,一会儿从树上摘下一只红苹果,用卫生纸擦掉上面的土,通通塞到记者手里。

“可甜了!你要是早点来,还可以吃到桃,今年收成不错。”他踩踩脚下厚实的土地,咯咯地笑个不停:“年轻时,谁能想到这里的地能种出这些。

”蔺治海说,在他的印象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村里环境最恶劣的一段时期。地里长不出庄稼,羊没有草吃,村民捡不到柴火,吃水都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去找。那时,一年下不了几场雨,但一下就是暴雨。

蔺砭村四周都是大山,由于山上没草没树,土地保不住水,因此一下大雨就发山洪,村民们养的牲口被洪水冲走,是时有发生的事。“那时的老百姓,心里想的只有怎么生存。

”其实对于恶劣的生态环境,吴起人一直在努力,也想过不少办法但收效甚微。1997年,吴起邀请世界粮农组织的专家前来考察,指导当地畜牧业发展。

“吴起的生态太过脆弱,不能再放羊了。”专家组的意见一针见血。必须封山禁牧、改良畜种、舍饲养畜,才能改善生态、恢复经济。

1998年,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封山禁牧、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改良羊的品种并改造养羊设施,一次性淘汰掉散牧山羊23.8万只。1999年,国务院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为吴起打足了底气,并及时完善了工作思路:除人均留足2亩口粮田外,一次性将25度以上的155.5万亩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山坡地不种粮,黄土地也不再是羊蹄子踏过鲜黄,形成了黑色的土壤结皮,就像溃烂的伤口开始结疤愈合。

几年的努力,昔日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终于让吴起人有了新的希望。绿了荒山富了乡镇“不放羊哪还叫养羊,羊子住进平板房还不得憋死?”“少种地,让农民干啥、吃啥嘛!”“正经庄稼不种,种树,树能吃吗?”绿色革命掀起之初,各个乡镇都充斥着顾虑和抵触情绪。“祖祖辈辈都放羊,都种地,可谁家富了?靠放羊种地就能不挨饿吗?”蔺治海说,那时看似每家每户二三十亩地,但地表水差,种什么都不长,种三年只有一年收成。种糜子、谷子,一亩地就产个100多斤粮,基本刚够吃饭;种玉米,一亩地200多块收入。

一年下来,全部收入千元出头,天旱时就更少了。于是,靠着对国家政策的信任和未来的憧憬,他一边说服自己一边说动村民,带着大家头顶烈日和风沙,开始在荒山和陡坡上种草植树、还林还草。但由于经验和技术不足,村里第一年栽培植被的存活率仅有20%。

不过在林业站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第二年存活率就提高到了70%。“到了第三年的秋天,就能看到山上成片成片绿油油的,那真是叫人欣慰。”蔺治海种草植树的干劲很快就上来了。

按照“谁地谁种谁管谁受益”的原则,他在“还林30亩”上,种了三年沙棘,随后又种植了松树、洋槐树、山杏、山桃。果树三四年后陆续挂果,一亩地可以收入2000元左右,比过去种粮的收入高多了。

“吃饭更不用愁,交出去的30亩地,国家一年补助还有4800元左右。”蔺治海说,吴起第一批钱粮兑现了62.89万亩,平均一个农民一年能得1000多元补助,比过去种地还多。很快,老百姓也开始叨念退耕还林的好了,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他告诉记者,刚退耕头三年,怎么吃饱饭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但是环境好了,土也好了,雨也多了,地里种的粮食产量很快就翻了好几倍,一亩地产粮四五百斤根本不是问题。山绿了,人富了,于是接下来,经济作物逐步替代了传统粮食作物,再加上机械化操作,产量就更多了,现在一亩地产量可以达1000斤以上。

“机械化耕作后,腾出了劳力,年轻人都进城务工了,收入更高了,日子也更好了。”2015年,蔺治海包了两辆旅游大巴车,带着70多位村民到甘肃庆阳学习种植苹果。

回来后,村里当年就上了1500多亩富士苹果。“只要是优质苹果,根本不愁卖。6到7年以上的苹果树,一亩地最少纯收入也能5000元。

我家现在种了10亩苹果,果木纯收入一年就有5万多。”中国的壮举世界的奇迹距离吴起县城约一公里的大吉沟,修建了中国唯一的退耕还林展览馆,展馆墙上醒目地写着:“封山禁牧从吴起开始,退耕还林从延安走向全国”。20年,吴起累计退耕还林245.99万亩,因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如今,吴起的林草覆盖率已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72.9%,土壤年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0.5万吨,年降雨量由383毫米增至521.5毫米,五级以上的大风已由年均19次降为5次。

吴起是延安退耕还林的绿色先锋,延安的退耕还林是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缩影,中国的退耕还林工程,是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这项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工程,在当代中国演奏了一曲从梦想到现实的华美乐章。

大规模退耕还林20年来,我国让5.08亿亩山川大地披上绿装,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地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为世界提供了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代表的生态修复,在增加“中国绿”的同时,也增加了“世界绿”。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中国植树造林贡献最大。一组组傲人的数字,记录下退耕人在华夏版图上创造的绿色奇迹:自1999年启动实施两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其中,两轮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林地面积5.02亿亩,占人工林面积11.8亿亩的42.5%;增加人工草地面积502.61万亩,占人工草地面积2.25亿亩的2.2%。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两个半三峡工程的投资规模。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下的是贫瘠的低产耕地,增加的是绿色的金山银山,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了农业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粮食生产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转变,许多地方走出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实现了地减粮增、林茂粮丰。”(记者李璟)。


本文关键词:中欧体育,中欧体育(zoty),zoty中欧体育

本文来源:中欧体育-www.uujn.net

搜索